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常常被忽略,但浙商银行惠州分行最近的一次服务却让我们重新思考了什么是真正的关怀。最近,该行营业厅内上演了一场无声的暖心接力,工作人员全力协助一名聋哑人士顺利取现,赢得了客户的赞许与点赞。
事情发生在一个平常的工作日,一位男士匆匆走进了浙商银行惠州分行营业厅。他焦急地用手势比划,显然遇到了困难。大堂经理敏锐地察觉到他可能是聋哑人士,立即用手语向他问好,并耐心询问他的需求。在一番手语交流后,工作人员了解到客户的银行卡状态异常,没有办法进行紧急取现。
为了帮助客户,浙商银行迅速启动了特殊客户服务预案,开辟了绿色通道,将客户引导至专门的爱心窗口。在那里,服务专员通过手语和液晶手写板与客户做沟通,进一步探索他的需求。经过详细交流,工作人员发现客户持有的是其他银行的异地借记卡,原本希望在ATM机进行跨行取现,但因银行卡状态异常未能成功。
服务专员向客户解释了跨行权限的限制,无法直接查询他行银行卡的状态异常原因。但考虑到客户的紧急需求,服务专员临时充当“无声翻译员”,协助客户拨通开户银行的客服热线。在客服的帮助下,工作人员得知客户的银行卡因手机号码异常而被暂停了非柜面业务。为此,浙商银行服务专员与开户银行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协助客户通过视频连线完成身份核验,并为其申请开通临时取现额度。
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浙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始终没有忘记金融风险防控,通过手语交流、书面沟通和查看佐证材料等方式,仔细核实客户的资产金额来源及取现用途,确认无异常后,最终顺利协助客户完成取现操作。
业务结束后,浙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急于送客,而是邀请客户来到网点的“金融知识第二课堂”区域,参加“无声反诈课堂”。在这里,他们通过图文结合、手语教学和情景模拟等方式,向客户传递反诈防骗和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等金融知识。这样的举措不仅展现了银行的专业性,更体现了对客户的关怀与责任感。
离开网点前,客户用手语向工作人员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并在意见簿上写下:“我是聋哑人,我的卡不是你们这个银行的,但是工作人员很快帮我沟通处理问题,很感谢你们,很专业。”简单的手势和质朴的文字,恰恰是客户对浙商银行真诚服务的无声赞许,也是浙商银行惠州分行深入践行“善本金融”的生动注脚。
为了更好地服务特殊客群,浙商银行惠州分行还配备了手语服务专员、设置了爱心窗口和无障碍通道等设施,建立了一站式应急服务机制,通过个性化的沟通方式和弹性服务流程,让金融服务不仅具备专业深度,更融入了人性化的温度。这样的服务不仅提升了客户体验,也为咱们提供了思考:在科技快速的提升的今天,如何让金融服务更具温度,如何更好地关怀每一个特殊的客户群体,都是我们应该一起努力的方向。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