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忙碌而有序地穿梭在病区中,有的运送药品、器械,有的专门执行消杀任务;大模型应用帮助分析病情、提供诊疗建议,成为医生不可或缺的好帮手;AI数字人随时待命,“有问必答”,迅速回答病患提出的很多问题,提升就医体验;物联网技术上场,输液即将完成时,护士能够及时得到提醒,患者无需频繁摁铃呼叫……
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医疗行业和医院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医疗领域深层次地融合并得到应用,这些创新不仅引领了医疗资源配置的革新,更勾画出了未来智慧医院的宏伟蓝图。
一踏进中山医院住院部,便会与一辆自动消杀机器人不期而遇,它正沿着既定的路径,有条不紊地执行消毒任务。
步入病房,数字化氛围愈发浓厚。床头上的电子卡清晰地展示着病人的基础信息,输液袋中剩余的液量也在旁边的小显示屏上实时更新,每当护士完成对病人生命体征的检测后,只需轻轻扫一下电子卡,测量数据便即刻传送到后台进行分析。
仔细观察便会发现“玄机”,病房门口安装的物联网设备,虽然看起来不起眼,实则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与病房内的各类设备相连,实时收集并传输各种数据。
中山医院护理部主任张玉侠表示,近年来,中山医院在智慧病房的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与资源,始终致力于通过科技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付出终有回报,缩影之一便是,护士们的工作完全步入了 “无纸化”时代。曾几何时,护士们工作离不开笔记本,尤其是在交接班时,准备下班的护士向接班护士详细交代每位病人的状况,后者则要逐一记录,反复确认无误后方可完成交接。然而,随着智慧病房的建设,这一烦琐的流程慢慢的变成了过去。如今,多个平台的信息集成显示在护士站的屏幕上,使医护人员对病人的管理情况一目了然。
“这一革新使每一位医生和护士对自己负责的病人情况了如指掌”,张玉侠如是说。通过集成系统,病人的体征监测数据、术后镇静镇痛状态、用药情况等关键信息都以清晰、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在交接班时,系统会自动列出医护人需要重点关注的信息,极大地提升了沟通效率和工作效率,让医疗服务更高效、精准。
智慧病房的先进之处,不仅在于日常对病人观察记录的便捷化,更在于它通过数据分析,对病人风险因素做评估和预警。张玉侠进一步阐释说,基于这一些数据所建立的模型能够精准识别病人当前的风险点,从而指导护士进行有明确的目的性的观察,为患者提供更精准、高效的守护。
谈及智慧病房带来的变化,外科总护士长虞正红感慨万分。她在医院工作了36年,信息化建设的持续进步让她切实体会到医疗领域内的巨大变化。
过去,每当输液接近尾声,病患就会摁下床头的呼叫铃提醒护士,铃声此起彼伏,尤其在深夜,响亮的铃声会打扰其他病人休息。而现在,病区变得安静有序,当输液量还剩5毫升时,负责该病床的护士便能提前收到系统自动发出的提示,从而及时进行更换。
“智慧病房确实极大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节省下来的时间让我们更专注于病人的护理工作,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虞正红总结道,“我们从始至终秉承着一个理念,就是‘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这正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数十台机器人来回穿梭,它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物流运输,有的处理医疗废物,有的则执行消毒任务。无论是手术室还是各科室,医护人需要药品、物资或手术包时,能像“点外卖”一样“下单”,然后机器人就会“送货上门”。在复杂的手术室环境中,这些医疗机器人能够迅速而精准地运送药品、物资和手术器械包。据介绍,16台机器人联手工作,使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提升了40%。
在肝肿瘤外科病房的医生办公室,医生们正使用“肝外科医生助手”平台,为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制定诊断方案。这个大模型应用平台,不仅能帮助医生准确分析病情,还能提供全方位的诊疗建议。
据介绍,中山医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中的确诊、治疗前评估、治疗方案选择、用药提醒等环节进行了拆解和数字化处理,并将这一些内容嵌入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使其自然融入医生的日常诊疗流程,为医生提供全面的决策支持。
同时,医院还充分的发挥大模型的优势能力,深度挖掘历年来患者病历数据,创建了“中山肝癌诊疗案例精要库”。通过大模型的自动归纳,典型案例的整理时间快速缩短,使得医院能够持续、高效地生产高质量的诊疗知识包,供基层医院参考学习。
在住院病区,还有一位“数字医健助手”。住院患病的人能随时向这位虚拟助手提问,而它总能迅速给出准确且生动的解答,助力改善病人就医体验。数字医健助手目前已纳入临床护理专业相关知识,可提供有效的指导服务,让患者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体验提升。对于医护人员而言,智慧系统不仅减轻了他们重复性工作的负担,更成了住院期间不可或缺的辅助宣教助手,有效提升了医疗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了对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医疗服务品质的全面提升。
作为区域最大的基础电信运营商,上海电信全力支持中山医院的智慧医院建设,已为医院提供了行业专属云、医疗专网和5G专网,并配置了丰富的算力资源,以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同时,上海电信还整合了安全服务,为医院的内外运营提供了全面的技术和业务安全保障。
上海电信公共服务大客户部总经理王文东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刻洞察和主动把握。当前,上海电信正积极打造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智云上海”,通过构筑适应AI时代的数字底座,强化科学技术创新策源,助力上海加快“五个中心”建设。
在医疗领域,上海电信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融合创新应用,推动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流程再造、规则重构、功能塑造和生态构建,打造包括就诊陪诊、病史处方、收费支付、公共卫生等在内的“医疗服务+数字智能”应用场景,解决传统就医过程烦琐、耗时长和不够人性化等难题,以数字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赋能医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切实提升群众就医便捷度和获得感。
中山医院党委书记、信息与智能发展部主任顾建英表示,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亟须依托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提质增效。医院的发展目标之一,是将优质医疗资源通过数字化、标准化、产品化的形式进行输出,可复制式下沉辐射至基层医疗。
在创新实践方面,中山医院已建立起以混合云支撑架构,融合分布式存储、大数据计算、AI计算、生物信息高性能计算的5G+“云脑” 多元化基础设施;综合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及元宇宙技术,打造了 “防诊治康”全生命周期的元医疗患者服务模式,并开展关于 “无界”智能虚拟元诊室建设标准的前沿探索;促进AI技术在重大疾病精准诊疗能力的深度赋能,在肝癌、心血管、内分泌等领域打造一系列AI应用集,全面提质增效医技支撑与医疗场景,创建医联体协同创新机制;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打造新型智慧医院大脑,赋能医院资源的统一管理运营,提升管理效率和应急响应速度。(来源:上海电信)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